導讀:業內人士認為,蘋果錯過了中國智能音箱市場發展的黃金期,目前大部分市場已經被阿裏、百度、小米等品牌占據,蘋果要想憑著“果粉”的情懷突出重圍恐怕並不容易。

1月18日,蘋果HomePod智能音箱正式在中國市場上市,近3000元的價格和獨特的造型在一眾低價產品中顯得與眾不同。但上市這幾天以來,這款產品並未像iPhone一樣被消費者哄搶,一直顯示有貨狀態。業內人士認為,蘋果錯過了中國智能音箱市場發展的黃金期,目前大部分市場已經被阿裏、百度、小米等品牌占據,蘋果要想憑著“果粉”的情懷突出重圍恐怕並不容易。
姍姍來遲 HomePod智能音箱提供白色和深空灰兩種配色,國行售價為2799元,在香港地區的售價則為2799元港元,用戶可以通過蘋果官網、零售店以及授權經銷商等渠道購買。
嚴格來說,HomePod並不是一款新品,在2017年6月的WWDC大會上就已經發布了。由於量產過程中的種種問題,直到2018年的2月9日,HomePod才終於正式出貨,而且首批上市的國家也隻有美國、英國、澳大利亞3個。
距離其發布一年半之後,蘋果中國官網悄然出現了HomePod的介紹頁麵,並且宣布將於2019年初在國內上市,售價2799元。對於國內用戶來講,也終於可以正式購買到這款智能音箱產品了。
蘋果負責全球市場營銷的高級副總裁菲爾席勒(Phil Schiller)表示,蘋果“很高興能把HomePod帶到中國”。他說:“HomePod是音樂愛好者的完美無線音箱。Siri能讓你在任何地方都能享受到無與倫比的高保真音樂聆聽體驗,並創造出使用Siri發現音樂並與之互動的新方式。我們很高興能把HomePod帶給中國內地和香港市場的客戶。我們迫不及待地想讓他們體驗一下在家裏聽音樂的美妙感覺,我們認為他們會喜歡。”
HomePod是蘋果一款內置Siri智能語音助手,能夠連接HomeKit智能家居配件並進行控製的智能音箱,該音箱配備蘋果A8處理器,搭載6個麥克風陣列,頂部配有一個4英寸低揚聲器,底部配有7個高音揚聲器陣列。
有業內人士認為,就當下的情況看,蘋果需要引入HomePod來完善自身在中國市場的生態布局,為用戶提供完整的產品服務。因為就產品看,HomePod的功能設計與蘋果係列產品可以無縫銜接,包括支持用戶將自己手機、iPad等各種iOS設備轉至HomePod播放,以及支持用戶用普通話、粵語等語音控製各種采用蘋果HomeKit平台的智能家居設備;從內容看,包括 Apple Music在內的內容資源是蘋果生態的組成部分,在中國市場上市HomePod意味著蘋果希望中國用戶更多地使用這些內容資源。
不過,HomePod並沒有迎來像iPhone上市搶購一樣的熱賣場景。在天貓和京東上,HomePod一直都“有貨”,並未出現過去iPhone供不應求的場麵。
尷尬定位 HomePod在美國上市後,迅速搶占10%的市場,但僅一個多月後,在美份額已經滑落至4%。彭博社分析稱,HomePod銷量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功能不夠完善,作為智能音箱一點都不智能。反觀蘋果的競爭對手,亞馬遜的智能音箱Echo早已形成了一套單獨的生態係統,支持超過7000個應用,用戶可通過Echo實現購物、打車、叫外賣等多種功能。穀歌的幾款智能音箱產品搭載其語音助手,同樣可以完成多種日常生活中必須的任務。
在蘋果公司看來,HomePod的主打功能並非智能語音助手,而是將重心放在了音樂上。在HomePod的廣告片中,音樂元素占據極大比重。在2017年6月的WWDC上,庫克曾說:“蘋果過去用iPod徹底改變了人們在外聽音樂的習慣,現在,蘋果要用HomePod來改變人們在室內聽音樂的習慣。”
在蘋果官網上,即將發售的HomePod被劃分在“音樂”這一分類下,蘋果將其定義為“一款突破性的揚聲器”。官網對這款產品宣傳介紹也都集中在音樂方麵:低重音效果震撼、高保真音質、能夠將房間變成音樂廳。操控智能家居配件,似乎隻是一個不怎麽重要的附加功能。
然而HomePod更令人驚訝的一點是,它僅支持蘋果自家的Apple Music,如果要使用其他音樂應用程序,隻能通過蘋果設備“隔空投遞”這一功能實現。換言之,如果沒有使用Apple Music,那麽這款智能音箱就隻是一台藍牙播放器。而對於中國用戶而言,大多用的是QQ音樂、網易雲音樂、蝦米雲音樂,使用Apple Music的人少之又少。
此外,HomePod進入中國市場的節點也很巧合,正好是iPhone銷售低迷的時候。
根據蘋果公司CEO庫克的說法,iPhone的收入低於預期,主要是在大中華區,其中一大影響因素就是蘋果在中國的零售店和渠道合作夥伴客流量正在下降。
可以預見,蘋果手機出現的一係列危機也給其智能音箱的銷售蒙上了一層陰影。畢竟“買漲不買跌”的消費觀念,會影響到蘋果的價格體係,智能音箱恐怕也很難置身事外。
突圍不易 作為一款智能音箱,HomePod恐怕很難從眾多的競爭對手中殺出一條血路。
回看過去一年國內智能音箱市場增長迅猛,產品形態更為多樣化,國內巨頭幾乎都有進入,耳熟能詳的就有阿裏的天貓精靈、百度的小度智能音箱、小米的小愛音箱、京東的叮咚,此外騰訊、華為等也都在布局智能音箱。
數據顯示,2018年國內智能音箱市場出貨量已經超過2000萬台,呈現出超10倍的增長。其中阿裏巴巴、百度、小米等占據了絕大部分市場份額,帶有顯示屏的智能音箱已經有很多不同版本的產品。產業觀察家洪仕斌認為,2017年的智能音箱市場才剛剛起步,如果當時HomePod就進入中國市場,或許能憑借新鮮來獲取消費者的關注。隨著百度、阿裏等在大打價格戰的同時還逐漸築起生態平台高牆,未來國內智能音箱市場不但中小廠商機會渺茫,其他科技巨頭也很難再參與進來。
在他看來,與國內幾十元、100多元的智能音箱相比,蘋果HomePod 2799元的價格可以說並不占優勢,iPhone已經很貴了,再加上個比同行貴數倍的音箱,對於普通用戶來說壓力不小。
另一方麵,家電分析師梁振鵬補充道:“智能音箱跟操作係統沒有多大關係,iPhone用戶用華為音箱、百度音箱等,也毫無障礙。穀歌和亞馬遜還沒在中國推出產品,未來如果他們也進入分一杯羹,蘋果的競爭力就顯得更小了。”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認為,智能音箱市場遠未飽和,HomePod以及之後的產品都能有機會。德勤全球近日發布的《2019科技、傳媒和電信行業預測》報告預測,2019年智能音箱行業規模將達到70億美元,成為全球銷量增長最快的聯網設備。同時,智能音箱行業是一個充滿增長機遇的領域,尤其向非英語國家市場的擴張蘊藏巨大潛力。